第三章 促进农业固本强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我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提升和现代农业空间体系优化,全面推进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全县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科技化、生态化、信息化发展,成为全国现代牧业强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与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24亿元,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
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围绕“1+2+3”产业融合互动,在实现粮食高效、增产的基础上,突出种养结合,发展壮大现代养殖业,稳步发展高效粮食、优质畜牧两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化、生产机械化、技术精准化、销售平台化、经营规模化,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现代创意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三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稳步发展两大主导产业
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大规模、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主攻方向,立足全县农业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和市场潜力,优化发展模式,强化载体建设与配套保障,稳步发展粮食、畜牧两大主导产业。
稳步发展高效粮食产业。以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县为核心,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实施土地流转服务管理、农业劳动力转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粮食产业化经营等主要措施,着力推进大规模、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应用抗耐旱、宜机收的玉米稳产品种,建立玉米病虫害防控体系。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粮食生产模式。实施粮田深耕、免耕和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到2020年,全县玉米面积调减20万亩,通过提高单产,使粮食总产水平稳定在300万吨以上,继续保持“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殊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突出发展优质畜牧产业。以“建园区、扩基地、创品牌、保安全”为战略重点,以打造中国(农安)优质肉食品生产基地为载体,以实现牧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建设全国现代牧业大县为目标,突出建设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基地、龙头企业和牧业小区,全面推进畜牧产业规模化养殖;突出健全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可追溯等“三大体系”,发展优质、精品畜牧业,实现农安由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跨越。到2020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稳定在3亿头(只),肉类总产量达到90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二)大力发展三大新兴产业
坚持优质、创新、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升级转化,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培育发展现代创意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打造现代化的农业新兴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积极引进与应用自动管控、精准灌溉、物联网等技术,全面提高设施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每年建设一批节水灌溉农田。提高蔬菜、鲜果、花卉等园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积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后处理与加工设施,着力推进集中连片式高标准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三辣”产业,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以设施葡萄、草莓、球根花卉种球等适宜农安种植的品种为重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力促农业提质增效。
培育发展现代创意农业。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激励为原则,以村企共建为主要方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环保、生态、观光农业,构建以“规模化、企业化、组织化、品牌化”为主导,以“家庭化、个体化”为补充的创意农业运营体系,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创意农业,打造具有农安特色的观光农业品牌。积极培育农田旅游、农业会展、特色农产品节庆等延伸业态,形成具有文化辐射、农产品集散、生态观光和专业分工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
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加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等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建设模式,通过物联网方式解决农产品溯源问题,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到2018年底,实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引导企业触网实现转型升级,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等。探索农产品公共取送点的建设,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
(三)配套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依托粮食、畜禽、“三辣”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着力打造粮食与畜禽种养、粗加工、精深加工、销售、运输全产业链。培育一批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建设全省知名的农产品加工特色园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经营专业化水平,推动产品与市场对接,在全省率先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壮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合作社开展联合合作,鼓励家庭农场牵头或参与组建合作社,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安县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发挥专业批发市场作用,健全农产品流通、销售网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党委+公司+合作社”的“1+2”陈家店模式、“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站”等模式,鼓励农民建立各类合作组织,支持产业资本下乡,引导农民创业创富。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载体,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探索建立农安名特优农产品产销机制,建立“订单农业”风险违约金制度。推进种养结合模式,鼓励龙头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扶持种养结合,建设规模化的种养殖标准单元。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积极推进土地确权,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在县乡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在村级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库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三、健全现代农业支撑保障体系
坚守耕地红线,严格保护黑土地资源,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生态与质量保障体系、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和配套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强化农业生态环保与质量保障,多措并举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基础设施支撑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三农”领域,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作用,重点加强在农村公路、电力通讯、粮食仓储、农田水利设施等领域的建设。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率先在302国道沿线的合隆、开安、华家、农安、哈拉海等5个乡镇及东北方向小城子、黄鱼圈等乡镇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40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对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支持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三农”领域,通过PPP等模式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特别是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逐步构建河湖及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农田水利发展格局。推进松花江与波罗湖、元宝洼泡等三片河湖连通工程,建设高效利用的大水利网。利用“中央统筹”资金和省级水利建设资金,对县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配套和维修养护。
(二)提升技术装备支撑
提升综合机械化能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目标,围绕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推广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大力加强大中型农业机械装备与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08万千瓦,农业机械保有量达到12万台。农机合作社达到500个,农机大户达到5000户。
(三)完善生态与质量保障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举,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
强化农业生态保障。加大对波罗湖湿地的保护与建设投入力度,提升波罗湖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加大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与更新改造力度,围绕伏龙泉、杨树林、三盛玉、哈拉海、巴吉垒等乡镇,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湿补贴力度。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适当提高对秸秆还田、有机肥、绿肥和生物肥的补贴标准。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加大榛子、沙棘等经济林的种植面积,加大绿色有机种植力度。实行定点监测,综合整治,防治面源污染,到2020年,完成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10个。
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果蔬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打造一批有机、绿色认证品牌,扩大农安园艺品牌的知名度,以绿色、安全、优质的品牌产品抢占国内外市场的制高点。
(四)优化农业生产服务保障
强化农业生产服务业水平。依托农业大县优势,积极发展农机服务、农技服务、培训服务、农资服务、良种服务、防疫服务、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产业,打造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农业服务业集聚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搭建“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农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平台,建设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资销售区。发展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四、实现现代农业合理空间布局
根据县域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优势特点,构建 “一个现代农业核心带动区、四大产业集聚区和一条高效农业经济示范带”的“141”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战略新格局。
图3-1 农安县现代农业发展“141”空间布局
现代农业核心带动区。围绕农安镇,率先形成集现代农业支撑保障体系、高品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特种农业产业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农业科技教育与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突出粮食、畜禽等产品加工、物流和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使现代农业核心带动区成为全县农业科技展示平台、区域加工物流中心、现代农民培训基地和金融创新试验平台。
四大产业集聚区。南部都市农业集聚区,包括合隆、开安、烧锅、三岗、前岗、龙王等6个乡镇,服务于长春市都市化进程,发展生鲜农产品,重点保障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供应,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西部循环农业生产集聚区,包括巴吉垒、伏龙泉、永安、三盛玉、杨树林、万顺等6个乡镇,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突出高产创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措施,突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小区)建设等工程措施,推广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北部特色农业集聚区,包括哈拉海、高家店、万金塔等3个乡镇,以“三辣”、蔬菜、肉兔、肉羊等为重点,打造知名品牌;东北部滨江生态农业集聚区,包括小城子、黄鱼圈、青山、靠山等4个松花江沿岸乡镇,依托松花江景区,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打造花果蔬菜绿色长廊,形成集旅游、农家乐、物流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示范带。包括贯穿珲乌高速(302国道)的哈拉海、农安、华家、开安、合隆等5个乡镇,通过打造综合性的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模式,使之成为连接现代农业核心带动区、四大产业集聚区的高效农业经济示范带。
专栏3-1:促进农业固本强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库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项目: 高效粮食产业: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粮田深耕改土项目,玉米抗耐旱、宜机收新品种鉴选与示范基地,鲜食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玉米绿色增产模式项目,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项目,现代水稻智能催芽育秧工程项目,速冻玉米加工示范项目,玉米精深加工产业示范工程。 优质畜牧产业:原种猪场,万头商品猪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羊、鸡、兔等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项目,全株玉米青贮示范项目。 高效设施农业:设施果蔬产业化示范园,棚膜蔬菜生产示范园、蔬菜种苗繁育中心,设施蔬菜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三辣”产业生产示范基地,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三辣”精深加工中心,农安果蔬产地交易市场,设施农业监测预警、自动控制、精准灌溉项目。 现代创意农业:创建休闲农业品牌工程,休闲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工程,辽金时代农业观光园项目,陈家店美丽乡村项目,长白西线绿色采摘园项目,农安农业公园项目,农安教育农园项目,特色农产品会展项目。 农业电子商务:精准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平台建设项目,农业信息移动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项目: 创新农业组织经营: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项目,健全农安名特优农产品产销机制项目,农安县集约化育苗项目,规模化种养殖标准单元建设项目。 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建设项目: 提升综合机械化能力: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农机具购置扶持项目,县级农机推广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乡镇农机服务站建设项目。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粮食深耕土改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乡镇标准化畜牧站建设项目,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项目,松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松花江与8个河湖连通工程项目,县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和维修项目。 农业发展保障措施:波罗湖生态湿地保护项目,秸秆还田、有机肥、绿肥和生物肥的补贴项目,农安县病虫害防治项目,农产品质量检测速测点建设项目,县级畜禽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监控调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