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创建“安全城市”为契机,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这充分表明,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事关平安农安建设,事关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民生福祉大计。没有安全,幸福就无从谈起。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位谋划、强力推动下,政法部门合力筑基,我县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在捍卫城市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上有所作为。具体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人防体系初步建立。以交警巡逻为主,“网格化”县城动态巡控模式日渐成熟,巡区、巡线、巡点思路清晰,“两警两员”的夜巡模式有所创新。涉稳人员、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社会化管理得以加强。维稳力量下沉基层,农村民调组织和治保组织作用有所发挥,新建专职巡逻队22支,义务巡逻队377支,农村治安防控网已成雏形。
二是技防含量日渐提升。强化“天网工程”,突出物防技防。201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近亿元,安装视频监控平台延伸至乡镇政府所在地;城区55处红绿灯实现出入车辆监控无盲区;全县治安重要点位高清摄像头、监控探头安装数量大幅增加。在合隆镇重大群殴事件以及前岗乡某商店被盗7万元案件的侦破中,视频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是警务机制有所创新。推行多警种联动,严惩多发性侵财犯罪、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两抢一盗”和“黄赌毒”犯罪。据统计,2016年以来,县城破获各类治安案件1357起,发案率同比下降5.6%,乡镇下降8.5%。矛盾纠纷化解率、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均保持在90%以上。
然而,剩余10%的关键少数,依然说明我们距离百分之百的幸福感还差“最后一公里”。特别是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利益的深刻调整,深层次社会矛盾和大量社会治安问题进一步凸显,阻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复杂问题,也摆在当下,难以回避。
问题一,观念淡薄制约体系建设纵深挺进。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一片大好,防控工作是软指标,看不见摸不着,投入多见效慢,很难看到成绩,因此对治安防控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综治”、“大联防”的意识淡薄,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存在重打轻防、依赖政法部门的思想,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法部门在防范舞台上演“独角戏”,孤军奋战,单打独斗。
问题二,模式单一导致整体管控难以开展。部分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场所的安保组织只担负治安巡逻和守望等职能,远未发挥整体联动的社会效应。农村基层治保量少质弱,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和“家狗门灯”的传统防控模式,治安防范方法比较陈旧,防控效果不够明显。部分村屯和单位自行安装的监控设备形同虚设,难以连入“天网工程”。
问题三,配置不足致使防控基础密中有疏。我县现有警力664人,占全县人口万分之五点九,距全国万分之十一的水平相差甚多,基层派出所警力占万分之二点一,更是明显偏低。警力不足和配置不当,非警务活动越来越多,基层治安压力越来越大。派出所20%的工作是打击犯罪,30%是户口、身份证等基础工作,50%是其他事务。许多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了“跟在案件后面跑”的被动警务工作模式。
问题四,信息孤岛阻碍数据能量发挥优势。打击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的部门没完全形成技术支撑的强大合力,公安信息和电信、民政、卫生、金融、房地产等部门的社会信息仍然存在壁垒,数据采集各行其道、数据使用各自管理、信息统计标准不一、设备接口兼容不够,导致资源难以共享,信息“孤岛”普遍存在。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有效构建,既是幸福所望,也是施政所向。调研组认为必须在“防范、打击、控制、管理”全环节补齐短板、积极作为,方能以社会“安全之道”筑就百姓“幸福之路”。建议如下:
1、要高位统筹,突出防控整体化。发挥党委政府总揽全局的领导作用,立足长远,科学制定远景规划;发挥县政法委统筹协调的作用,凝聚各方,形成综治合力;公安按照“防控视角回归社会本身”的原则,革新理念,探索警务模式创新;部门按照“管好自己门、管好自己事、管好自己人”的“三管”原则,明确标准,强化考核;社会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原则,邻里守望,营造氛围。政府掌舵,多元参与,注重效率,全县以拾薪之力构建“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主力、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大治安、大防控、一体化”新格局,实现综合治理、主动预警、民力无穷、全警联动、复合防控的“五大转变”。
2、要科技引领,打造防控立体化。依靠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搭建动态情报信息研判与警务指挥一体化平台,构建天上有网、地上有眼的立体化防控体系。福建晋江实行现代化110联动报警服务平台,110、119、120、122四台合一,统一在指挥中心调度下集中接警、分级处警。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功能,提高系统互联、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程度,通过信息分析研判,适时、客观、准确地把握社会治安动向和发展趋势,实现打击与防控的快速转化。大连市综治信息平台十九个业务版块,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快速掌握事件周边信息。推进天网工程视频资源整合,督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复活”视频监控设备,合理调整卡口布点,延伸视频监控末端,治安重要点位、薄弱区域不留死角,构筑内围与外围相互呼应的纵深查堵防线。
3、要专群结合,实现防控全域化。树立“专门工作+群防群治”新思路,构建新型警民关系。“厦门百姓”APP平台推出后,警民联手彰显威力。用群众路线织就天罗地网,用群防群治铸就铜墙铁壁,全力打造“五张网络”体系。一是构建多警联动、网格布警、全时巡逻的街面防控网络;二是构建群众主体、各方参与、治安互助的社区群防群治网络;三是构建联户联防、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农村警务治安防控网络;四是构建治安保卫、内部管理、视频防范、联防联控的单位内部防控网络;五是构建全时空掌控信息、实现系统联网的行业场所管控网络。充分依靠群众,将治安防控由街面向居民区、由县城向村屯、由公共场所向单位内部、由地面向空中立体推进。广州、大连等地发挥出租车司机流动范围大、接触人群广等特点,将其发展成为治安防控的“流动哨兵”。
4、要宣传发动,增强防控主动化。与其花钱破案,不如先行防范。注重宣传教育抓心防,做到深入人心、防患未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心防宣传专栏,或者利用手机微信等新形式开设公众号,以案说防,以防说案,在社会上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宣传声势。多渠道、多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揭露违法犯罪手段,传授防范对策,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变“要我防”到“我要防”。杭州公安、银行、电信等部门针对“猜猜我是谁”、“我是你领导”和手机木马链接短信等诈骗手段,开展“心防工程”大型宣传系列活动,一年就挽回经济损失7700万元。加强道德教化,大张旗鼓表彰正义行为,倡导社会良好风气,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减少治安案件发生,从意识源头上遏制犯罪。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绝非“梦中仙境”,“和谐兴盛、幸福宜居”的社会环境也绝非“遥不可及”。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将筑起捍卫百万黄龙儿女平安的钢铁长城,实现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美好人生!
(县政协社法委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