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史称黄龙府,曾是辽金时期的军事、政治重镇,曾因抗金名将岳飞“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而名闻于世,因革命先烈李大钊“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而声动全国。农安县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全县幅员5400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51所,在职教工1.2万人,在校生10万人,是典型的教育大县。
农安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站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县的高度,优先发展教育。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持续聚焦均衡、质量、公平三大主题,以学校综合评价为总抓手,以办学基本要求为底线,坚持“用制度管人,以机制理事”的工作策略,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实现了“十项突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整体提升,教育总体实力全面加强,教育环境明显优化,实现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教育基础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以来,累计投资7.1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49所,全县乡镇以上学校楼房化率由原来的29%提高到92%;实施了一大批工程建设项目,全县校舍标准化建设率100%;多功能实验室建室率由原来的45.7%提高到98.8%。全县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率由原来的18.3%提高到96.8%,远程教育接收播放系统装备率达到100%。标志着制约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双高瓶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教育装备现代化不断升级。全面启动教育系统信息中心、农安教育网和教学资源软件建设工程;购置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新建了校园网76个,全县中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整体翻新,人机比达到省级标准;创新校车投资购置、管理、运营方式,“农安校车模式”在省市推广,乡村孩子在家门口的学校享受到了与城市学校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切实强化紧缺人才、后续人才、专家人才调整补充机制,每年补充新教师200余人,有效缓解了学科教师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全面推行以责任目标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全新教师管理办法,大力推进“三培养计划”和“四师工程”,深入开展新一轮教师岗位培训,拥有专家型教师30名、明星教师100名、学科十佳教师220名,各级骨干教师1598名,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创造激情。
教育公平日益凸现。全面推行“招生四步法”,在宣传方式上,采取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家长了解招生政策;在学区资格审查上,严把“四个关口”,确保每个孩子公平入学;在县城学校空余学位分配上,由相关部门监督,公开抓阄;在分班排座上,做到“四个公开”,由电脑随机分堆,所有家长参与,班主任随机抓阄确认班级,然后学生按大小个排队,依次进入教室,从前到后现场排座,教育满意率达100%。全面推行中心校、村小捆绑式一体化管理,构建起城乡协调、步调一致的立体化管理体系。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行常规管理、业务指导、课程计划、质量监测和检查评估的“五统一”;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实现“三制三课”、听评课、校本小课题研究和网络教研等活动的“四同步”;在队伍管理上,实行全乡教师均衡化配备,做到培训要求、考评标准和师德规范的“三一致”;在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资源配置、学生文明礼仪等方面,实行规划和管理的“两统筹”,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素质教育取得突出成效。全县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6%;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97%,综合素质评估合格率为99.99%。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全口径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达到79.8%。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恢复高考以来,考入重点院校近10万人,考入清华北大102人,重点本科进线率达7.9%;二本进线率达38.5%;三本进线率达64.45%。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升学率100%,就业率95.2%,本地就业率为82%。职教中心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吉林省唯一的“全国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特殊教育跨越发展,先后12名学生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30名残疾学生到吉林省宇平公司成功就业。
全县形成了中、小、幼教育纵向衔接,普、职、成教育横向沟通的大教育体系,正在实现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以及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在职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开放式教育网络。几年来,先后有2次国家级教育专题会议、6次省级教育工作会议、8次市级教育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县,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校舍建设先进县,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校舍建设先进县,全省勤工俭学工作先进县,全省“控流”先进县,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县以及近百项市级荣誉称号。得到了国家六部委“登山从不居人后,做事敢为天下先”的赞誉和国务委员陈至立“一心一意谋发展,热气腾腾办教育”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