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首页|文化活动|民间传说|农安史话|民俗民风|黄龙书法|黄龙曲艺|黄龙绘画|诗歌散文|民间工艺|杂文小说|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旅游餐饮
  农安史话
 农安史话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黄龙文化>>农安史话>>农安史话>>正文

【农安史话】引子

发布人:网络中心  时间:2010年06月28日 14:59  来源:《农安史话》 

引??子

平原沃土大粮仓,

黄龙古府天下扬。

千年辽塔今犹在,

欣逢盛世话沧桑。

话说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上,有座历史名城,她因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对其部下说过:“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一句誓言而闻名。古黄龙府的遗址,就在今天的农安县城,千年辽塔可以作证。

要说农安的历史悠久,人们多知道农安是古时候的黄龙府,却很少有人知道农安县是古夫余国的国都啊!早在西汉时期,今农安县城就是夫余国的王城,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据《辞海》载:“夫余,古族名,也称其所建的政权为夫余。秦汉、三国、晋、十六国(公元前12年至公元420年)时期,农安是夫余的都城。”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一书中说:“燕,北邻乌桓、夫余”,是说在战国时期,燕国的北部曾和乌桓、夫余相邻,可知夫余之名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吉林大学考古系师生在农安县城郊两家子村高家屯左家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并进行发掘,全部文化遗存分为四期,测定第二期距今已有四千年至六千年左右,可知,那时农安这个地方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了。左家山遗址南距伊通河50米,北靠平野,利于渔猎,适宜农耕,是古人类理想的居住场所。在小城子乡李林通村田家坨子屯发现青铜器文物和半地穴式房屋遗迹(俗称地印子)。经测定,其上限不早于西周,下限不晚于西汉(公元前220年以前)。专业人员认定,这些遗址,是当年夫余族人生活的地方,这些古文物,就是夫余人的遗物。农安县人应当知道,农安这块土地上的最早先民是夫余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块黑土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戏剧;改朝换代,涌现出多少叱咤风云人物;沧桑变革,绿野变良田,城废变荒野,看古城几度兴衰!

夫余自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建国,五百年间,王城多次被外族侵入,公元494年灭亡,国都夫余城成为高句丽的北方边陲军事重镇。唐将薛仁贵征东,率军北上攻陷夫余城,夫余城归唐朝设在安东(今丹东)的都护府管辖。后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王,将夫余城改名扶余府,成为防御契丹人的西部军事重镇。辽太祖东征渤海国,首先夺取了夫余府,然后长驱直入忽汉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灭了渤海国。回师,驾崩于扶余府,辽因此改扶余府为黄龙府,黄龙府之名由此而来。混同江(松花江)北的女真族兴起,金太祖阿骨打率兵三打黄龙府,辽军一败涂地,辽国被金国所灭亡,后来金国将黄龙府改名隆安府。元灭金后,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将黄龙府废弃,今农安一带逐步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地,荒芜达四百多年。明灭元,今农安城当时已经没有了人烟,明朝有此建立了一个驿站,称龙安站。清乾隆年间,郭尔罗斯扎萨克(旗长)开放其以南的游牧地,从山东一带来了大批汉族农民到此垦荒,逐渐形成了村落,被废弃的旧城又成了大集镇。当时的长春厅将所管辖的四大乡又新增一个乡,叫农安乡,俗称龙湾。金朝时农安曾先后称隆安府、隆安、龙安。光绪十五年(1899年)建农安县,延用至今。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农安县沧为殖民地,被日伪统治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中国人民八年抗日战争获得胜利。同年11月15日,中共吉林省工委派刘德彪接收农安伪政权,建立了民主政权。不久,国民党军队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占领了农安县城。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农安成为双方交战的前沿,形成相互拉锯的局面。1947年10月18日,人民解放军攻入农安县城,农安人民终于获得了解放。

农安自古以来就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战争色彩浓重地抹在了农安历史的长卷上。这也许就是《农安史话》的一个鲜明特色吧!仅以此引子作为史话的开篇。

(孙维新)

上一条:【农安史话】皇朝梦醒知何处
下一条:第一回 东明王建夫余国

关闭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主办单位:中共农安县委 农安县人民政府
地址:农安县农安镇兴华路1555号 邮编:130200 联系电话:0431-83232812
网站维护:农安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长春首佳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05006064 吉公网安备 22012202000004号 网站标识码:22012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