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孙大力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食品工业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之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根据对全县36户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县食品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在这些中小企业当中,存在着环境条件较差、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意识淡薄等现象,难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
一是标准总量少,覆盖范围不全。我县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大多沿用旧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能覆盖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条件下出现的产品安全问题;二是食品安全标准重叠、混乱。我县采用的有些地方标准存在农业、商业、环境、卫生等行业标准相互矛盾,甚至和国家标准不配套,很不方便在实际工作中执行;
2、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滞后
一是管理体制上存在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二是单一地对最终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3、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管理欠缺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在食品安全的全领域确定风险的过程。我县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对风险分析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明显不足,未形成我县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管理体系;
4、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不完善
我县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食品安全追踪系统,对新发现的不安全因素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直接影响到对不良食品的及时、准确发现,这样就可能延误采取控制措施的最佳时机。
建议如下:
1、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在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能上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职能,负责确定风险分析项目范围、确定风险的危害关系方、出具初级风险分析报告等项工作,在我县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2、完善食品不安全因素的预警机制
完善我县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应该从以下二个方面考虑:一是设置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并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食品因素进行研究和调查,确定食品安全问题的准确影响环节,根据食品不安全因素的危害程度发出不同的预警信号,以示风险的大小。二是建立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食品的不安全因素;
3、建立可追溯系统
为了减少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性,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统可由三部分组成:企业追溯管理系统、追溯监管平台和终端服务查询平台,三者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数据库系统。食品加工企业、县政府、第三方机构和交易市场等提供基础数据,对基础信息进行专业化收集、整合和处理,构成监管平台,以终端查询机、网络、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政府、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