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建设幸福农安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省、市民生工作“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总体部署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要求,结合群众“生存性、发展性、安全性”民生需求,在全面推进“增收富民、保障惠民、实事利民”三大工程的基础上,坚持“兜底线、补短板、抓热点”,突出抓好以下十六件实事的推进落实,不断提高民生福祉,努力建设繁荣富庶、平安和谐、美丽宜居的幸福农安。
一、就业创业工程
开展就业援助行动,保证低保人员、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不挑不捡5天内安置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7800人;帮扶下岗贫困妇女实现灵活创业就业,发放创业贷款600万元;开展“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月嫂、育婴师等家政服务人员350人;征集创业项目100个,建设创业孵化基地1个,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1个,以创业促就业、使创业的福祉造福万家。
二、大救助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完善大病救助体系,在县医院设立城乡医疗救助中心,城乡低保户医疗费总额减免达到90%;继续开展贫困孕产妇救助,救助率100%;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开展 “两节慰问”、“慈善助春耕”、“慈善助学”、“圆梦大学”和“慈善义诊”等活动,全年救助困难群众不低于4.8万人。继续开展“接送流浪孩子进校园”专项行动,保证流浪乞讨人员全部得到无偿救助和妥善安置;开展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交通事故救助专项资金,对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救助。
三、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城乡联动、多方筹资”的原则,以城镇低保标准为基本参照,通过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衔接有序、全面覆盖”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完全失地农民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四、保障性住房建设
妥善安置已拆除D级危房的产权人,建设 1.6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改造650户农村危房;住房困难家庭房屋租赁补贴发放2000户;建设1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回迁楼;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分配与管理,让群众搬得进、住得好。
五、“暖房子”改造工程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完成4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15万平方米的供热管网改造;加强热源建设,新增供热能力120万平方米,让“暖房子”工程惠及更多群众。
六、“老旧散”小区整治
综合改造20万平方米的“老旧散”小区,努力将“老旧散”小区打造成“功能完善、设施完好、环境优美、品质高雅”的幸福家园;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或停车场。
七、破解物业管理难题
落实《进一步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物业企业准入标准,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在具备条件的区域推行市场化专业物业服务,在无人管理的住宅区,指导街道、社区组织业主开展自治管理,城区“老旧散”住宅区专业化物业管理和业主自治管理覆盖率达到60%,逐步实现基本物业服务“全覆盖”。
八、二次供水治理
南部新城二次供水新建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加强全县居民生活饮用水监测,对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九、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整合资源,建立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实现“统一制定检测计划、统一检测检验、统一配置食品检测设备、统一检测标准、统一运用检测结果、统一信息报告和发布”,为各监管部门提供及时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广大群众提供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预警信息。
十、畅通农安工程
积极争取上级计划,完成100公里的村级水泥路建设工程;新修建设路中段和民益街,大修文昌街北段,改造巷道8条;在县城所在地开展“城市畅通工程建设”,在其他乡镇开展“平安乡镇建设”,以此提高广大公民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理念,强化安全出行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并以此项工作为载体,进一步整顿交通秩序,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交通环境。
十一、碧水蓝天行动
开展工业废气、燃煤烟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鼓励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城区不再新建10吨以下燃煤锅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农村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对50个养殖场(区)集中治理,完成农业源减排任务,确保地下饮用水安全;强化对重点污水排放企业的监管,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新建排水企业一律安装污水处理设施。
十二、义务教育普惠行动
推进校园校舍标准化建设,改造中小学校舍26439平方米;落实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县第二幼儿园建设任务,并正式投入使用,扩充公办幼儿园承载能力,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完善教师队伍的长效补充机制,补充招聘教师183人,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缓解部分学校师资短缺的困难;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程,建设标准化校园警务室;启动学校安全信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设立应急指挥平台,构建“校园天网工程”;加强校车监管,规范运营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十三、健康农安行动计划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进一步巩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成果,在县乡两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础上, 377个行政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每年集中开展一次为辖区敬老院、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弱势群体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活动,为他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免费体检服务;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开展全县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试点,实现全省联网,信息共享;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十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实现文化活动中心功能最大化;建设黄龙艺术剧院,作为黄龙戏的主场剧场和传承培训基地,重排大型古装辽金戏《魂系黄龙府》;大力保护与开发辽塔,规划建设辽塔游园,实现对辽塔的开发式保护;举办第五届黄龙府文化艺术节;全面做好“送文化”工作,全年送戏下乡达到100场次,配送图书20万册,配送体育健身器材100件(套)以上,送电影下乡6000场。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
十五、人居环境改善行动
开展春季越冬垃圾清理、夏季村屯绿化美化亮化、秋季生产垃圾整治三大战役,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绿化美化村屯8个,绿化造林20公顷;增强服务意识,在商业繁华街路,设专人上门收集袋装垃圾,杜绝乱扔乱倒现象;改变绿化美化风格,引大树入城,增加城市灵气,改变百姓视觉疲劳,整体提升县城绿化美化的档次和品味。
十六、全面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水电气热等公用服务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标准和受理市民投诉的办结时限,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服务质量;县直窗口服务单位全面实行业务办理一次性告知制度,午休时间安排专人受理、办理各类业务,方便群众办事;实施急救患者“三先一后”(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及交费),保证危重症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鼓励临街单位、商家统一粘贴标识,为市民提供避寒、避雨、饮水、如厕等便民服务。